柑橘蚜虫是柑橘生产上常见的害虫,近年来连年加重发生,常造成春、夏、秋各稍嫩叶卷曲,其分泌物污染橘叶,诱致烟煤病的大量发生,严重影响柑橘树势力和产量。
它一年发生10-20代,以春梢和花蕾受害最重,夏秋梢次之。在4-6月和9-10月是危害高峰期。认识蚜虫,能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蚜虫以及蚜虫引发的次生病害。
一、为害特点:
蚜虫是柑橘新梢的害虫,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嫩叶上吮吸汁液,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、皱缩,节间缩短,不能正常伸展,严重时嫩梢枯萎,引起幼果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,不但当年减产,还会影响翌年产量,蚜虫排泄的"蜜露"能诱发煤烟病,影响叶片光合作用,橘蚜还是柑橘衰退病的传播媒介。
二、形态特征:
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.1毫米左右,漆黑色有光泽,触角丝状6节灰黑色,第3节有感觉圈11-17个,分散排列,腹管长管状,尾片乳头状,两侧各有毛多根。翅白色透明,翅脉色深,翅痣淡黄褐色,前翅中脉分3叉。足胫节、跗节及爪均黑色。
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.3毫米,与有翅胎生雌蚜相似,触角第3节无感觉圈,腹管下侧具明显的线条纹。卵椭圆形,长0.6毫米,漆黑有光泽。若虫,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,体褐色,有翅若蚜3龄出现翅芽。
三、生活习性:
一年可发生20代左右,终年可进行孤雌繁殖,没有休眠现象。由于只为害幼嫩组织的新梢嫩叶、花蕾、幼果等,因此,当3月中旬至4月上旬柑橘春梢抽发、花蕾抽生时就开始为害。橘蚜繁殖的最适宜温度是24-27,温暖干旱,有利生长,以晚春和早秋繁殖最盛。
夏季高温多雨均对橘蚜不利,死亡率高,生殖力低,故夏季发生较少。当气候不适,食料缺乏或虫口密度过大时,有翅橘蚜会迁飞他处取食,秋末冬初便出现性蚜,交配后即产卵。无翅蚜的繁殖力强于有翅蚜。
四、防治要点:
1、农业防治
一般蚜虫大多在柑橘的幼嫩部分,因此对于无规律生长的嫩梢,可通过及时抹梢办法,一律予以抹除,从而达到阻断成虫食物链,降低虫口基数的目的。冬季修剪时,对被害枝及有蚜虫枝可以给予剪除,结合冬季清园刮杀枝干上的越冬虫卵。
2、保护利用天敌
瓢虫、草蛉、食蚜蝇、寄生蜂和寄生菌等都是很有效的天敌,在柑橘园内尽可能地采用挑治的办法,以保护利用天敌。
3、粘捕:
橘园中设置黄色黏虫板可粘捕大量的有翅蚜。
4、药剂防治:
在天敌数量不足而蚜虫又严重危害的高峰期,可辅以农药防治,可选肽氨糖螯合液70g兑水30斤均匀喷于叶面,它不是杀虫剂,挥发出让昆虫厌恶的气味,刺激昆虫嗅觉神经,避开昆虫叮咬及侵袭。能强化对菌、原生质膜的通透,使病原菌质膜变得松散,破坏其本身酸碱度,加快菌体对杀菌剂的吸收,从而提高了杀菌剂、杀虫剂的利用率,达到杀菌治病驱虫的效果 。每隔7-10天左右喷施1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