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在已经进入9月份了,再过十天半个月的华北、黄淮等地的玉米陆续成熟了,月底前东北地区也到了收获的季节,大家一定都在期盼着满满的收获。然而,确如题主所说的情况,有些田块里的玉米果穗存在不同程度的秃尖问题,到底是什么原因呢?根据多年的生产经验,个人认为主要有五个方面原因:
第一,品种因素,多年的生产实践看,玉米成熟时是否会出现秃尖,很大的一个因是玉米品种问题,一些产量较高的马齿型品种秃尖率高于半马齿型,半马齿型秃尖率高于硬粒角质型品种。所以大家在选择品种时,既要考虑玉米品质,也要考虑玉米产量,做出正确的选择。
第二,气候因素,主要是在玉米吐丝授粉时期,由于天气高温干旱等因素,导致玉米授粉不完全,造成秃尖。一般来讲,如果在授粉时期,适宜的授粉温度是25-32摄氏度之间,气温高于38摄氏度时,雄花开放困难,不利于授粉。当空气湿度过于干燥,低于30%时,花粉会在1、2个小时左右死亡,也会导致不能完全授粉。换言之,如果在授粉期,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,也会对授粉产生一定影响。
第三,水肥因素,在玉米的生育期当中,有几个关键时期,对水肥特别敏感,一个是穗分化时期(大喇叭口期),一个是玉米授粉期,还有一个是成熟期,如果水肥不充足,都会影响产量,尤其是后两个时期,很容易造成玉米秃尖。就是在这几个时期不能干旱,不能缺肥,尤其是要保证钾肥、硼肥的供应,有条件的地块,要施用农家肥每亩2立方米,这样就会有效的避免玉米出现秃尖的问题。
第四,玉米密度过大因素,如果在播种时,不控制播种密度,导致群体密度过大,营养供应不充足,也会导致秃尖现象发生。要根据玉米品种特性,是收敛型的还是分散型的,收敛型、抗倒伏品种的可以适当密一些,一般标准垄(65-70公分),亩保苗株数控制在4000-4500株之间,不要超过4600株;分散型玉米亩保苗株数控制在3300-3600株之间,不宜过密,否则不但容易出现秃尖,而且还容发生倒伏。
第五,病虫害因素。在玉米生株的中后期,如果发生一定的程度的病虫害,也会导致秃尖现象的发生。比如,玉米大小斑病,玉米茎基腐病、纹枯病等,以及地下害虫、以及玉米螟等虫害,都会造成玉米光合产物积累减少,导致玉米秃尖,或者容重下降等问题发生。可以考虑使用护稼。护稼是美国爱普诺技术人员根据植物遗传基因,植物生命科学研究开发的又一项尖端高新技术成果。护稼富含多种天然稀缺矿物质和深海酶、降解酶、蛋白酶、代谢酶、磷酸葡萄糖异构酶、谷氨酰胺合成酶、碳酸酐酶等48种生命激活酶、20种氨基酸、生物抗病毒因子、抗菌因子、作物生长因子、细胞修复因子、生根因子、膨果因子。使用本品可以让作物普遍增产22%-30%经济作物增产50%以上。
综合来看,造成玉米秃尖主要有上述这五个因素,只要大家在生产实践中,多加注意,把握好选种、施肥、水分管理、栽培密度,以及病虫害的防治,玉米秃尖问题基本上还是可以避免的。